经济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金融业是经济造血机

中国上海读者宋超:读周其仁《放手一搏,发展 金融》一文,深有感慨。现代金融业的改革成功 与否,已经深入到制度改革的纵深处了。在体制 内既要有突破,又要考虑到现实的限制,这实在 是一种高超艺术的实施。
2006年3月16日

“捍卫”你的房子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陈大阳:自从地产市场兴起以 来,买房已成为中国城市中高收入人群提升居住 品质、固化个人财产的通行方式,但房屋的“产 权”问题时常困扰着“较真”的购房者。
2006年3月16日

中国经济改革“不进则退”

FT首席亚洲事务评论员容凯尔:中国改革开放25 年后,传统增长模式弊端渐显。有人主张走老 路,但这显然行不通。出路在哪里?
2006年3月16日

慎言跨国公司“恶意并购”

中国深圳读者闵冰: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忙 着构建庞大的马其诺防线、应对“星球大战”, 围追堵截,只会让我们步入经济冷战。
2006年3月14日

为了“海龟”不变“海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近些年来,中国传媒 上 经常有“海龟”变“海带”的报道,而缺乏海 外 工作经验,是许多归国留学生被迫在家待业的 原 因之一。但在英国,却有一个专门为中国留学 生 联系工作实习机会的项目。
(本栏目每周 一 推出)
2006年3月13日

欧洲能源战略要“团结”

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展望未来,欧洲 需要进口越来越多能源,这意味着需要与出口国 协商。为增强欧洲谈判地位,欧洲各国应采取一 致行动。
2006年3月10日

做个“绿色创业家”又如何(上)

能源成本不断飙升,加上气候变化令人忧虑,导 致新一代企业家进入新能源领域;这些人与老环 保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具备企业家追求投资回 报的精神。
2006年3月10日

做个“绿色创业家”又如何(下)

能源成本不断飙升,加上气候变化令人忧虑,导 致新一代企业家进入新能源领域;这些人与老环 保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具备企业家追求投资回 报的精神。
2006年3月10日

中国人大传出重要信息

Lex专栏:人们在本届中国人大会议期间得知, 中国决定摒弃硬性经济指标,进一步摆脱计划经 济模式。向农村拨款则是人大发出的另一个积极 信号。
2006年3月8日

从侃价策略说起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薛兆丰:有人认为,政府不 仅有义务、而且有能力制定价格,所以他们理 所当然地认为,政府应该提供免费交通、免费 教育、免费医疗;而经济学的教育,却教我们 反问两个问题:为什么“应该”?究竟是否 “可行”?
(本栏目每周二推出)
2006年3月7日

“新农村建设”不完全账本

FT中文网撰稿人文榕:中国当局本年度对“三 农”问题3397亿元的资金支持可谓创纪录,但 也 意味着财政压力,资金问题可能长期困扰 “新 农村建设”。
2006年3月7日

中国减少硬性经济增长指标

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最新公布的“十一五”规 划纲要(草案)减少了经济指标,以“让市场力量 发挥更大作用”。
2006年3月7日

谁说天下没有免费午餐?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各类“免费午餐”走俏 中国──从狭义的美酒佳肴,到广义的实物证 券,从洗发水、卫生纸,到公务车、福利房,但 这些“内部福利”最终由谁来埋单呢?
(本 栏目每周一推出)
2006年3月6日

中国银行业风光的背后

Lex专栏:中国两家海外上市银行上周股价有所 下跌,以几乎所有标准衡量,中国银行溢价均远 远高于同业对手,或许该从这些银行抽身而退 了。
2006年3月6日

中国“走进”非洲是好事

中国读者陈思根:读了贵刊2月27日封面故事 《中国“走进”非洲》,我认为,中国的“走 进”非洲,是一件好事,这与一百多年前西方 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完全不同,是合作,是谋求 优势互补,谋求经验分享,谋求共同发展基础 上各自利益的达成。
2006年3月3日

勿让欧盟贸易政策遭“绑架”

中国商务部专家梅新育:鞋类产品贸易仅仅是中 欧贸易的一小部分,由此再次暴露出来的欧盟内 部决策机制缺陷却应认真对待;曼德尔森先生或 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保护主义者 “绑架”欧盟贸易政策不应一再得逞。
2006年3月1日

中国城市化要有限度

读者James King:中国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对城市 的税收和对农村的补贴以及加强农村的基础建设 来减少城乡差距,而不必非要让土地工业化、农 民工人化、农村城市化来解决三农问题。
2006年3月1日

警惕新型寡头垄断

新美国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林恩:寡头垄断机构控 制全球市场的份额在日益增加,控制力度也越来 越大,尽管其力量在日益扭曲我们的生产体系和 市场,但人们得到的警告却转瞬即逝。
2006年3月1日

战后国际体系:重塑才能生存

专栏作家斯蒂芬斯:战后之初建立的国际架构并 不总是适合当今世界,只有从根本上重塑这一格 局,让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这些局外者获得 适当的权力,战后国际体系才能生存下来。
2006年3月1日

城市、创意与地产:三角游戏

专栏作家陈大阳:中国城市遗弃之地的低成本被 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群“占据”,形成消费 业态,商机跟进,地租成本上升,升到创意人群 难以承受而撤离,再去寻找新乐土,由边缘而主 流而又边缘。
2006年3月1日

中国农业的出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中国政府最近推出了农 业“新政”计划。但有人认为,农业补贴、减 税、投资等措施可能短期奏效,但无法根本解决 中国的“三农”问题。
(本栏目每周一推出)
2008年9月3日

日中政治将损害经济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柯蒂斯:日中经济关系 出现空前发展,日中双边贸易额现已超过日美贸 易额,但经济利益不一定会抑制双方政治关系的 恶化,而政治紧张迟早会对经济产生有害影响。
2006年2月22日

房价地价之争:症结何在

FT中文网撰稿人文榕:在中国,是房价拉高了地 价,还是地价推高了房价?这一争论的背后,政 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才是房价与地价之争的 症结所在。
2006年2月22日

谁动了美国人的奶酪?

专栏作家布里坦:许多美国人的梦想是,每代人 过上比前辈更好的生活。如今,他们开始担心生 活会一代不如一代。
2006年2月22日

“美国世纪”并无终结迹象

新美国基金会研究员林德:美国一 个世 纪以来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并未遭到削弱,中国 和印 度的崛起并不 意味着美国的衰落,付出代价的将是欧洲。
2006年2月21日

中国坏债市场可能“转暖”

尽管中国不良贷款市场发展迟缓且存在风险,但 但外国投资者仍然兴趣浓厚。法律环境的改善, 以及不良贷款数量的增多,都为不良贷款交易增 长创造了条件。
2006年2月20日

赤字与逆差:摆脱无序调整

FT经济学编辑克里斯•贾尔斯:2005年最重要的 教训是,全球失衡比年初普遍料想的更加根深蒂 固;而且共识的观点认为,世界将在2006年再次 逃过无序的失衡调整。
2006年2月20日

系安全带未必更安全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哈福德:尽管技术证 据显示,在交通事故中安全带救了人的性命,但 这不能证明它减少了驾车者的死亡率。换句话 说,驾驶员仗着有安全带,把车开得更危险,而 不是更谨慎。
2006年2月20日

北京居民“脱康致富”?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中国首都居民去年 的恩 格尔系数降至31.8%,官方媒体欢呼雀跃:京 城 百姓生活已超越“温饱”与“小康”阶段, 直逼 富裕国家水平。但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
本 栏目每周一推出
2006年2月20日

行星与香波的选择

最近一次和朋友吃饭时,大家就一个问题展开了 激烈争论:到底是开发一种令女性看上去更美的 洗发香波有意义,还是确定一颗遥远行星的形成 过程更有意义?鉴于我在粒子物理学方面的无 知,恐怕我得站在洗发香波这边了。
2006年2月17日

中国财政体系应减少层级

中国财政专家贾康:中国政府间财政体系中,财 权的重心上移而事权的重心下移,基层困难源于 财政架构。要破除困境,唯有简化目前五层级的 财政架构,实现中央、省、市县三级架构。
2006年2月16日
|‹上一页‹‹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