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国货币政策出现放松迹象

7天回购利率和1年期利率互换周三大幅回落
2011年11月3日

中国10月PMI数据不及预期

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从9月的51.2%下滑至50.4%,表明经济增长继续减速
2011年11月1日

中国调整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

尚福林、郭树清和项俊波分别出任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主席
2011年10月31日

吴敬琏的盛世警言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刘胜军:最近吴敬琏警告称,一旦进入政府主导路径,既得利益者必然推动向权贵资本主义蜕变。改革不仅必要,眼下也是改革“窗口期”。
2011年10月27日

中国两官员因泄露经济数据获刑

中国一些银行家和经济学家私下表示,该案可能意味着分析师和记者今后更难获得中国经济信息
2011年10月25日

中国硬着陆风险致金属价格暴跌

中国钢铁行业明显减产令铜价大幅下跌,铁矿石价格也已跌至年内低点
2011年10月21日

分析:中国增长数据透露通胀隐情

GDP平减指数与CPI差异较大,说明通胀可能比官方数据更严重。中国央行很可能知道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还没有发出任何放宽货币政策的信号。
2011年10月20日

“日本教训”对眼下中国的启示

日本亚太政经调研中心理事长蔡成平:中国或许已经到了资产泡沫即将破裂、重蹈日本覆辙的拐点,而“日本教训”的实质是:阻止泡沫产生比警惕经济崩溃更重要。
2011年10月19日

Lex专栏:中国经济减速不足虑

中国经济无疑正在减速,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整体而言,中国并未建造过度:其人均有形资本存量仅相当于美国或日本水平的7%。
2011年10月19日

中国经济的坏兆头

温州一向被视为中国经济的风向标,近几周多家工厂老板“跑路”、拖欠工人工资并留下巨额债务的报道,似乎显示中国世界工厂的模式正走向尽头。
2011年10月19日

中国有两大燃眉之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面临两大燃眉之急:金融链条断裂与房地产下行。从房地产到实业,几乎所有行业都在经历资金链紧绷的痛苦。
2011年10月19日

分析:中国正努力转型

从汇率到利率和储蓄率,中国政府的改革者正缓慢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面临的挑战是,要在旧模式失效之前开启中国新的增长模式。
2011年10月19日

分析:中国经济只是缓缓减速

金融市场不喜欢中国最新经济数据,股市和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下跌。但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其实不算慢,投资者显然是对未知因素感到担忧。
2011年10月19日

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9.1%

中国经济连续第三季度减速,让更多经济学家相信中国正在实现“软着陆”
2011年10月18日

中国影子银行威胁金融稳定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中国9月新增贷款为4700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衰退,反而暴露出“影子”银行的灰色行踪。
2011年10月17日

中国拟对银行理财加强监管

中国银监会警告,理财业务已经“暴露出银行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2011年10月17日

全球衰退之际的中国外交选择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邹至庄:面对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当采取什么外交措施,让“世界新领袖”的称号更名副其实?也许可以从帮助欧洲摆脱债务危机开始。
2011年10月17日

中国不透明令投资者焦虑

中国信息不透明成了问题。投资者不确定哪些中国数据值得相信,也不知道政府会如何反应。尽管看似不如美国和欧洲的问题显著,但中国其实更需要投资者审慎对待。
2011年10月17日

IMF:中国向亚太地区输出通胀

IMF最新报告显示,中国通胀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会通过推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使得亚太国家通胀率上升0.25-0.5个百分点。
2011年10月14日

中国通胀率9月微落至6.1%

9月CPI涨幅低于8月,但分析师表示货币政策不太可能立即放松
2011年10月14日

中国经济面临减速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卢锋:从近年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增长特点看,中国或将告别两位数经济增长率,未来应适当调减经济增速预期。
2011年10月13日

中国贸易增长9月显著放缓

欧美经济动荡使得中国进出口同时放缓,对欧贸易下滑尤其显著
2011年10月13日

Lex专栏:亚洲利率政策开始转向?

印尼央行意外降息,显示一些国家的央行已经从担心通胀转向担心经济增长。其他亚洲国家是否会跟进?目前看来,对中国和印度而言,通胀仍然是首要问题。
2011年10月13日

2011版刺激方案须有新意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使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比以往更有效,也更具可持续性。在这方面,中国不妨增加私人部门的参与度,并加强跨境合作。
2011年10月12日
|‹上一页‹‹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