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法治

我们需要一个说理的社会

梁治平:法治中国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建设一个说理的社会,尊重说理,保护说理,对非理强制和暴力绝不容忍。
2018年2月11日

新年期许:是有天道这么回事儿

盛洪:是有天道这么回事儿,但需要我们起来行。不要期待天道自动发挥作用,一定是要通过人的努力发挥作用。
2018年2月9日

梁漱溟与孙冶方:中国宪法史上值得书写的两位人物

龚刃韧:梁漱溟和孙冶方之所以敢在中国几次修宪过程中公开表达个人意见和说真话,与他们正直的品格有着直接关系。
2018年2月6日

重审顾雏军案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刘远举:如果提振企业家信心只为了经济发展,把企业家的信心当做一个实现目的的工具,那么这就是典型的工具理性。
2018年1月2日

“老大哥”对民主社会未必有害

马戈利斯:我们无法从眼下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退回过去,那我们为什么不将这种技术的潜力用于有益的目的?
2017年11月23日

江歌事件映射出转型社会的人性、道德与法治困惑

李昊:中国需要在一个个案件中凝聚现代法治的基本共识,愿我们在激昂呼唤公正时,能够审视自己奉行的公正标准。
2017年11月16日

用合宪性审查为中国注入法治之魂

蒋豪:合宪性审查一直是中国宪法学界心中挥之不去的隐痛。“十九大”报告中的短短一句话,是很多人不断努力换来的。
2017年11月13日

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看技术化改革的困境

段宏庆:中国法治的渐进式改革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困境,整体制度如果不变革,技术化改进再怎么精良也无济于事。
2017年8月14日

部门僭权,宪法高悬

盛洪:我对“民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意见,明确社会智库实行双重管理”的消息感到惊讶,这不是行政部门僭越立法权吗?
2017年6月12日

同性婚姻宪法解释彰显台湾法治

孔杰荣:身为中华文明一支的台湾,为人权、司法独立、三权分立、宪政等所谓“西方价值观”提供了卓有成效的保护。
2017年6月7日

社会急需保护,谁来保护社会?

杨丽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需要由政府通过制度和法律来确立,各种独立自治的社会组织也能起到保卫社会的功能。
2017年3月30日

“辱母杀人案”暴露的真问题是什么?

刘胜军:于欢案背后是汹涌如潮的地下融资。破产文化的缺位,法治思维的缺失和不合理的金融制度,是本案的“真凶”。
2017年3月30日

以法治思维看待“辱母杀人案”

李昊:法治既意味着司法机关应积极履行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权利的职责,也意味着公民应遵循法定程序主张权利。
2017年3月28日

从丽江法官一事看中国法治困境

常红晓:法官作为特殊职业群体应忠诚于宪法和法律,法律之外,其职业行为不应受干预,这是法治国家的要求。
2017年2月27日

孔杰荣:改革开放初期中外法律交流亲历记

孔杰荣:1979-1981年是中国法治的历史性时刻。我愿意提供一个简短的回忆录,与大家分享参与这段历史的经历。
2017年1月5日

关于“政治正确”的一点常识

刘波:在基本权利已经得到保障的社会,讲“政治正确”,可以让各个族群都过得更有尊严、更体面、更舒适一些。
2017年2月13日

茶园漫天的流萤飞舞

龙应台:张思之到了九十岁还能屡败屡战,他其实可以有个别名叫西西,与经年在穹苍打工的西西弗斯相濡以沫。
2016年11月1日

中国庭审改革的一丝曙光

孔杰荣、沃泰姆:中国启动了一个庭审公开网,越来越多的庭审可以高清在线观看,这对不透明的司法意味着什么?
2016年10月23日

把权力之虎关进制度之笼需要一把锁

蒋豪:违宪审查机关乃虎笼之锁,应由其裁决权力老虎是否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人们的基本权利是否受到了侵害。
2016年8月22日

法治角度看,为何不应同情土耳其政变?

李昊:土政变是反民主、反法治暴力活动,一些同情政变的舆论反映了民主意识的匮乏,以及对宗教、世俗化问题的认识偏差。
2016年7月25日

雷洋悲剧背后的性行为秩序逻辑

毛寿龙:我更相信雷洋是路过,而不是去嫖娼了,但他的出事,的确是依靠原始道德秩序提供正当性的国家秩序逻辑的结果。
2016年7月7日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