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知识界的沉默之夜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料地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他的获奖在中国激起巨大波澜。狂欢的中国文学之夜,同时是知识分子的伤心之夜。
2012年10月12日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名中国作家被形容为“福克纳、拉伯雷与狄更斯的混合体”
2012年10月12日

“诺贝尔奖”的中国事实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远举:莫言作品的意义,他的独立,常因他体制内的身份而被忽略。但作为第一个公开的诺奖获得者、一个官员,他担当这份警醒和期望并不为过。
2012年10月12日

莫言:从农家子弟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很多欢呼的中国人看来,作家莫言让中国人“首次”摘得诺奖。此前几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时,北京方面的反应都很尖刻,这次也截然不同。
2013年1月5日

欧盟获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

诺奖委员会表示,欧盟在让欧洲更为团结上起到重要作用,但这一决定极富争议性
2012年10月12日

美国两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发现了细胞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是如何使细胞探测到外部信号的
2012年10月11日

法美科学家赢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两名科学家在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为超高速量子计算机的开发铺平道路
2012年10月10日

金融危机成了诺奖契机

FT专栏作家约翰•凯:对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金特的追随者而言,本轮金融危机只是一次随机冲击,却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契机。为什么?
2011年11月1日

2011诺奖属于宏观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黄志刚: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萨金特和西姆斯所提理论和技术看似理论性很强,但为观察经济规律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工具。
2011年10月20日

美国无法长期垄断诺奖

FT专栏作家约翰•加普:尽管中印等亚洲国家科研水平在短期内仍无法超越美国,但如果美国不放宽对高技术人才移民的限制,它失去对诺贝尔奖的垄断地位只是时间问题。
2011年10月17日

设“诺贝尔管理学奖”吧

FT管理专栏作家希尔:管理学奖的设立将符合诺贝尔奖的宗旨,但风险在于评判工作,因为金融危机表明管理者的成就很容易随着时间而消失。
2011年10月14日

19国将缺席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

显示中国要求各国抵制今年和平奖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功
2010年12月8日

昂山素季讲话挑战缅甸军政府

昂山素季获释后在仰光民盟总部发表讲话,呼吁以非暴力方式向当局施压。并鼓励支持者坚持希望。
2010年11月15日

分析:卡梅伦的中国商业之旅

尽管英国首相卡梅伦抵达中国时信心十足,但英中缔结的协议金额让他意识到,与中国达成高额出口协议是一个缓慢而又艰难的过程。
2010年11月12日

致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公开信

研究服务公司Trusted Sources中国研究总监乔纳森•芬比:卡梅伦首相,在你的访华议程中,你是否可以问问中国政府领导人:如何看待中国所面临的挑战?
2010年11月9日

两套话语的矛盾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网易新闻首页头条推荐的两则小标题,相互之间显得不那么和谐:左为“媒体称世博耗资4千亿元”,右称“官方:仅花费180亿”。
2010年11月30日

逝去的预言家

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10月9日辞世,对银行业和股市中那些最终导致1998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做法,他很久之前就发出过警告。
2010年10月18日

中国取消会晤挪威渔业大臣

挪威渔业大臣原定将会晤中国渔业和食品安全部门的负责人
2010年10月13日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三位学者共享

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的研究,影响了经济学家对失业的理解。他们研究表明,市场有时会产生效率低下的结局。
2010年10月12日

分析:诺贝尔和平奖冲击波

许多人会质疑,通过让北京难堪来推动政治改革,并不是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职责。而中国政府的第一反应,是将此描述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冲突。
2010年10月11日

中国异见人士获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外交部称这一决定是“对和平奖的亵渎”
2010年10月9日

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开路者

在把经济学从众多零散的见解变成一门社会科学方面,这位刚刚去世的诺贝尔经济学家的贡献超过了其他所有理论家。在战后的重要经济学辩论中,很难找出一场没有他的身影。
2009年12月14日

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引发争议

有人认为,颁奖决定更多是褒奖奥巴马的承诺,而非成就
2009年10月10日
上一页‹‹1234